捷克:对华印象偏于保守
2015年2月18日,中国羊年春节除夕,捷克首都布拉格最负盛名的老城广场人头攒动。当日,“欢乐春节”全球欢庆活动首次在这里举行,捷克民众也给予了这次活动良好和积极的评价。
然而此后几天,捷克国内一些反华势力在网站上发贴,极尽丑化中国代表团的表演,还通过法院起诉布拉格市政府允许中国艺术团在捷克文物保护中心开展艺术演出活动,破坏文化景观。
绝大多数捷克民众对他们的指责并不认同。很多网友跟帖痛斥他们的行为,认为既然其他国家可以在这里搞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来自遥远中国的艺术团体当然也没有理由不可以在这里演出。
虽然这些反华势力这次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最终黯然收场,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捷克人对中国看法的分裂。
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
遭受过苏联军队入侵,经历过“布拉格之春”和“天鹅绒革命”的捷克社会,对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执拗的敌视。再加上由于哈韦尔反华势力多年的经营,以及西方舆论的影响,多数捷克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并不算正面。而且捷克社会偏于保守,对外来的文化和民族比较排斥,捷克政府至今仍然抵制孔子学院进驻捷克首都布拉格。
2014年1月,内恰斯政府因丑闻下台,新上台的捷克社会民主党组阁,索博特卡出任总理,新政府组建伊始即制定了外交为经济服务的战略,在这一问题上捷克政府与捷克直选总统泽曼高度契合。中国政府对捷克新政府在各种场合释放的善意及时作出了回应,随后便有了双方热络互访互动。但是,看得见的热闹背后,其实并未改变中捷关系的实质,捷克急于改善对华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在这一点上,捷克政府从不掩饰,并且在各种场合宣传,一方面对外是为了安抚美国,另一方面对内为了争取民心。
由于捷克国内的反华意识根深蒂固,改善对华关系并非一朝一夕之举,无论是总统还是政府,始终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泽曼总统曾在公开场合被亲美反华势力扔鸡蛋起哄;为抗议泽曼总统出席中国纪念二战胜利阅兵式,捷克艺术家组织把总统府悬挂的总统旗帜恶搞换成了红裤衩,讽刺泽曼和中国、俄罗斯交往甚密。捷克外交部长首访中国时,捷克媒体也是铺天盖地指责捷克外长出卖人权换取经济利益。
部分捷克民众盼中捷友好
虽然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捷克并不受欢迎,但是不少捷克人都认为,在经济上中国与捷克可能会走得远一些。为了顾及美国,捷克没有加入亚投行,但是捷克政府和总统都有意愿发展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关系。
自去年以来,双边政府一连串的高层互访互动,双方在金融、航空、机械、环保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文化体育及科学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也空前活跃。中国银行入驻捷克,北京至布拉格直航开通,华信、陕鼓等国内知名企业大手笔投资捷克等,中捷双边关系似乎迎来了蜜月期。
不过,中捷两国高层来往,基本上所有议题和声明都和经济贸易有关,而且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持这种局面。但是,如果要增进捷克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实现中捷关系实质性改善,单靠经济合作和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大人文和文化交流,前文提到的“欢乐春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捷克前几年因为意识形态伤害了中捷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很不明智的。”拉吉斯拉夫是一名企业主,他对记者说,他本人很喜欢中国文化,全家经常去吃中餐,因为中餐很好吃,也很相信中医里的一些养生理念。“我相信,中医和中国文化会在捷克越来越受欢迎的。”
“对中国漠视,或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或与中国打交道,是非常愚蠢的。”拉吉斯拉夫说,“在与中国的交往上,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最近新政府和总统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希望新一届政府能够把中捷关系保持和发展起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