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宝:文艺创作要超越“杯水风波”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

摘要:人,是文艺作品的创造者,也是文艺作品中的真正主角。显然,个人的生活、人生与生命体验,是文艺创作的基础与开端。但是,如果文艺工作者只是醉心于个人的一己体验,醉心于“小我”之境的描摹,总在私域生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中打转转,也就是耽于制造些“杯水风波”为满足,就会与社会和人民脱节,就难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大我”、宏远、深厚之作品——“杯水风波”间,当然难兴文艺之春的百花齐放。

201042614832797

徐国宝 全国人大正局级文化立法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驻会副主席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5/1105/846381.shtml

分段视频:http://www.71.cn/2015/1105/846383.shtml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且做了重要讲话。现在讲话已经全文发表,我们学习贯彻这样一个重要讲话,可以说正当其时。这几天,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在召开,会议的主题就是审议通过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央提出建议以后,还要经过人大审议通过,这是国家的大事,全民的大事。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来描绘未来五年的远景,其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发展规划。大家请注意,这一次五年规划,第五年是2020年,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之后的第二年,就是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就是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实现这个目标。然后,才有建国一百周年,2049年的发展目标,最终要把我们国家建成一个经济高度富强,政治高度民主,精神高度文明,社会高度和谐,生态非常美好,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

文化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关注得还不够,从我们的国家规划上,发展规划上,从领导的认识上,从全社会的思考上,都远远不够。过去国家底子薄,主要是发展经济,在文化上有限的投入也很不均衡。城市和乡村,乡村的人口是大多数,但是关于文化的投入只占整个投入的三分之一。然后东中西部,西部是占东部的三分之一,很不均衡。一直到什么时候呢?到了十七大的时候,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在这之前,中央的有关会议上对文化、精神文明也有过不少的决议。但是专门就文化的问题召开会议,做出决议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尽管如此,要想在短期内一下子把文化搞成繁荣局面是不太容易的,文化是长久之功。还有,有的地方有些片面的认识,比如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当成一个附庸,当成使唤的丫鬟和跑堂的伙计。于是,一直到现在,虽然文化战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已经指出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习总书记用“浮躁”两个字来概括,社会浮躁,文化界浮躁,浮躁的根本原因就是价值观问题。是以中国精神为导向,为灵魂,还是以金钱为导向?是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考虑一己之私?浮躁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出现了好多媚俗的作品,追求新奇,追求感官刺激。为了市场,为了票房,为了点击率,为了收视率,还有快餐式的机械化生产的产品。还有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作品,这都是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提到的。还有更严重的,刚才讲的是媚俗,思想内容平庸,产品质量低劣,更为严重的是内容上有害的,比如说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颠覆我们的历史,把真善美给颠覆了。还有的以丑为美,宣扬社会的阴暗面。

这些内容有害的作品比平庸的作品更可怕,它毒害的是人的灵魂。还有的作品脱离现实,脱离群众,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这是习总书记的原话。这些问题大家都应该能够感受到。所以,每年的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有过不少呼声,要管一管我们的文化了,管一管我们的文艺了,管一管我们的媒体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过去叫关贸总协定,20多年前开始谈判这个问题。当时欧洲的一些国家很警惕,他们认为文化这个问题要格外重视,不能让别人跑到你的菜地里横冲直撞。当美国人提出来他们的市场份额的时候,比如说影视、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占多少,大片每年进口多少部,版权贸易多少,这都要量化的。当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一个著名的“文化例外”口号,他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呢?如果法兰西都换成美国的文化,那么就没有法兰西这个民族了。文化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独立的身份,不能像其他商品一样,进入自由贸易的领域。后来,在法国、德国的倡导下,他们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制订了《文化多样性公约》,其中有一个表述,文化的多样性,就像生物的多样性一样,必不可少。如果生物的基因都是一种的话,那是很可怕的,人类的物种将会灭绝。文化也一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遗传基因,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后来法国、德国又联合发展中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家从这个背景上就可以看到,我们保护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意义何在。就是要保护我们传承千万年来的民族文化基因,保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命脉,也是保护我们民族精神的活的载体。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