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路径何在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路径何在

———2015年新兴经济体智库年会综述

原题:转型发展路径何在

“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节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化解短期增长压力、形成可持续增长的希望在20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2020;实现全面小康、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节点在2020;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在2020。如此繁重而紧迫的任务目标,实现的路径何在?

就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两天后,10月31日至11月1日,来自中央相关部委、国家级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28个省市区,美国、德国、巴西、新加坡、韩国等国的智库代表,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海南省海口市,参加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主办的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年会。椰风阵阵中,围绕“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新兴经济体”,专家学者们在热烈的智慧碰撞中,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摸脉抓方。

顺应规律转型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年会开幕致辞中表示,“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节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十三五”重在谋划好、把握好经济转型与增长的路径选择,以转型改革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并实质性地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姚申洪则表示,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增长由过去将近10%的高速增长下降到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必须转型,才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保持中高速的增长,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中国更需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服务业引领结构,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推动经济结构向中高端跃升。

“支招”必须先“摸脉”。正如“十三五”规划所强调的,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握中国发展机遇内涵的深刻变化。这个发展机遇内涵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我想就是新常态。如何把握好这一机遇?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它是符合规律的。对规律我们一定要谦虚一点,要承认它、顺应它。”就现在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刘世锦提出一个稍微带点经济学理论含义的解释,即转型再平衡:中国经济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那个点上的平衡转向一个将来中高速,或者是中速增长另外一个点上的平衡。要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高投资要触底;二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减产能要到位;三是从未来供给的角度讲,新动力要形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