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当前,我国改革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胆略,要主动出击,勇于面对矛盾,敢于直面问题,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实实在在地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全面深化改革应注意克服“三化”倾向:一是把改革简单化,做表面文章,搞形式,走过场,花拳绣腿,不触及实质性问题;二是把改革复杂化,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裹足不前;三是把改革空泛化,只挂在嘴上,空喊嗓子,做做样子,贴贴标签。
坚持问题导向,要强化问题意识、攻坚意识,扭住重点难点不放,找出硬骨头,标出难关险滩,抓住契机,把握大势,一鼓作气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在制定改革方案时,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来谋划,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体制机制顽疾,敢于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深化改革要突出实效,确保提出的每一条举措,开出的每一剂药方,都能对准焦距、有的放矢、击中要害、药到病除,确保出台的方案有可操作性。在实施改革方案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环环相扣,步步紧跟,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盯住干、马上办、改到位;要明确改革落地责任,特别要注意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