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怎样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创新发展?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时间上来看,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体现与时俱进,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从空间上来看,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符合我国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诉求的理论概括;从现实上来看,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紧密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国内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等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研究新问题,不断丰富内涵、拓宽视野、提高境界。
1.着眼于中国梦的实现,赋予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精神、给予实践解答、进而破解实践难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中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提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深度结合,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内涵。中国梦是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高度的统一,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根本原则的认识。中国梦是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的高度统一,提高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根本要求的认识。中国梦把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探索贯穿始终,提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光明前景的认识。中国梦把中国、世界和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与发展问题、主题与性质的认识与把握。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中国梦亟需中国马克思主义紧跟实践进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得到拓展延伸、发展创新和取得新成果,为中国梦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比如,需要进一步厘清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和传播,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等三大规律的总体认识,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向歧途、不偏离方向。研究和回答中国梦中的重大问题,必将开拓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内涵新境界,深化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2.着眼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增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实践力。
2014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依据新的时代特点和要求,基于党要如何建立治国理政布局、如何实施治国理政的总体定位,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如何科学治国理政等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我们党取得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重点抓好的主要工作,“四个全面”战略使我们党的战略重点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更为全面的治国理政综合领域,体现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认识。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着眼历史的新特点,在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时代特征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一要吸收改革发展稳定新成果。立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实践,让中国马克思主义保持强大的发展张力,将最新的改革实践成果内化为新理论新思想,并在时代发展中经受历史和实践的不断检验完善,为治国理政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二要创造性地回答重大时代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鲜活力。要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深化研究,善于抓住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中心问题,比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和市场关系处理等重大问题,给予及时的科学回答和解决,提供分析处理矛盾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推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本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