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不如本的结构问题需尊重市场规律

研不如本的结构问题需尊重市场规律

6日,2016年全省理工类毕业生招聘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现场200多家用人单位总计提供4000多个工作岗位。记者看到,前来应聘的省内各大高校理工类大学生,在招聘会大厅前排起了长队。不过,进场后,不少研究生犯了难。因为现场很多企业注明只要本科生。有研究生感叹道:“多读了三年,发现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好找工作。”(11月7日《现代快报》)

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找工作,这个问题其实在近年来日益突显。究其原因在于,研究生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使得其质量也每况愈下,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预期。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公开说:“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大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一时间,此论引发了外界的激烈讨论,也让大家对研究生的培养状况有了更多的担忧。

一直以来,研究生都处于“物以稀为贵”的精英化状态,并因之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不过,在教育产业化推动下,研究生出现了批量化生产,粗制滥造之下其质量就日渐下滑。2014年10月19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14年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50%。

“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是国内大学培育的现状,这种“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主要是教育产业化下,本应精英化的研究生被粗制滥造的结果。研究生质量注水,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方面其从事研究的能力不够,很以达到科研机构的要求,另一方面其实际操作能力低下,又无法满足于企业的需要。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在于需求导向出现了问题。在长期的“唯文凭论”之下,文凭被过度拔高,动辄在招聘过程中要求“硕士文凭”,文凭注水的现象加剧,从而导致硕士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尤其是近5年时间,培养人的数达到了总数的一半,自然也会出现结构性的过剩。

硕士生比本科生多读了几年,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说,求职者的预期显然要高于本科生;而从企业的视觉而言,实用性才是其最先考虑的地方。除了一些机构把高文凭用于装点门面外,大多数企业依然要考虑人才的性价比和成本因素,因为硕士生比本科生的起薪更高,如果本科生能胜任和完成的事项,就没有必要再招一个硕士生来充当门面,同时也造成人才的浪费。更何况,市场有着其特定的规律,对人才的供需同样也起着支配和调剂作用。同时,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也更加理性。

硕士生数量的倍增以及人才结构的失衡,本质上还是高校培养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脱节,两者之没有做到有效的对接,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结果企业需要的人才招不到,而高校培养的人才用不了。反观国外,高校的专业设置大多采取的是“校企合作”和“定单培训”的方式,企业和市场需要什么人力资源,高校就对应培养什么人才,供需之间做到全面对接之后,结构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硕士生就不会发出“硕不如本”的感概。

读研还是读本,既是个人之事,也是社会之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其实就是要解决“为谁培训”的目的性问题,以及“如何对接市场”的服务性问题。只有高校具有了更多的市场思维,才能在尊重市场的同时,更好的服务学生,让他们在人生的选择过程中,少走变路同时避免教育的浪费。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