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关键在于调整央地关系(2)

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关键在于调整央地关系(2)

社会治理创新中涉及央地关系的三个主要问题

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从基层政府实际运转情况看,当前涉及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信访工作中的责任分担问题;二是公共资源配置问题;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

“信上不信下”与逐级走访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信访工作存在着群众“信上不信下”的情况,大量信访群众到省市和国家信访部门反映意见和诉求,本来应该在基层反映和解决的事项群众却舍近求远到上级部门反映,透视出群众对基层部门和干部的不信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出台文件要求信访群众逐级走访,不得越级上访,否则上级机关不予受理。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的艰苦努力,两年来越级上访的现象有所好转。但是,近期在一些地方又出现回潮和反弹,一些上访群众千方百计到省、到京上访。这种行为无论对于基层政府还是中央和省市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财力向上集中与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1994年我国实行“分灶吃饭”的税收制度改革,省以上政府财政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全国财政统筹和转移支付的能力,提高了国家治理和调控能力,但是,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基层政府财力却大大削弱。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受到了影响,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救助等经费不足则成为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影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影响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民生福利改善。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基层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总体而言,分税制改革后一方面财力上收到省特别是中央政府,中央财政占全部财政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大量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事务又需要在基层实现,财权上收与事权下沉造成基层财政严重不足,造成基层民生和社会建设欠账很多,一些社会矛盾由此产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审批制度改革中向基层放权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了社会活力,提高了政府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效率,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但是,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中央部委放责不放权、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明放暗不放,简政放权的“含金量”不高。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另外,一些部门把审批权下放以后,基层没有相应的机构、人员和能力承担相应的审批事项;还有一些部门审批权力简单地下放以后,后续监督管理没有跟上,出现下级政府接不住、管不好的困境,上下联动和衔接不紧,改革出现“真空地带”,使得基层社会治理出现一些问题。

社会治理创新要信任和建设强有力的基层政府

从央地关系角度看,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的关键在于中央政府进一步增加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增加地方政府的财力物力,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力,改革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方式,创新对基层群众的服务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要相信和依靠地方政府,为地方政府分忧解难

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出错的概率更高,群众感受更明显。新闻舆论对于政府和干部负面言行监督和曝光的重点也多是地方和基层干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社会对基层政府和干部的负面印象。因此,一方面要对地方干部严格要求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工作,体恤其工作的辛苦和难处,相信和爱护基层干部,不能简单地因为个别人、个别事而否定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要鼓励、支持、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在物质待遇和职务职级晋升上给予更多的机会。上级政府还要帮助和协调解决下级政府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勇于为地方政府分担责任,不能把一些体制性、政策性、历史性的矛盾和问题简单地推给地方和基层政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