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努力实现财力和事权相适应,增加县以下地方政府服务群众的财力物力
在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的基础上,一是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下级政府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到下级政府和基层管理,不截留、不梗阻。二是强化市县政府执法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通。在明晰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承担中央事权的支出责任,地方承担地方事权的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按规定分担共同事权的支出责任。中央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委托给地方承担。根据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前提下,中央对财力困难的地区进行一般性转移支付,省级政府也要承担起均衡区域内财力差距的责任。
做好“放、管、服”这篇大文章,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多听取企业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变政府“端菜”为市场和群众“点菜”,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住法律法规漏洞,依法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为后续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对重点领域、关键事项和环节要统一标准,加强对跨部门监管、服务存在问题的协调,提高部门和行业改革的协同性,避免对政策的理解偏差,避免各行其是。三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监管资源配置方式,充实、夯实地方和基层监管力量,配强地方和基层监管队伍。同时,注意引导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增强监管和服务意识,转变履职方式。四是多提供一些部门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后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特别是一些值得推广的通用做法,上级政府和部门加强对下级政府和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五是放管结合、强化内外公开监督,推广信息化智能监管,推进跨行业综合执法,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规范高效运行。六是整合部门业务专网数据资源,逐步将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全部“搬”到网上运行,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信息化、虚拟化和便捷化迈进,切实提高审批效率。七是进一步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逐步将所有行政机关所有行政权力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一体运行、规范管理,建立统一运行的政府服务平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