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缘何一再宽松 (4)

中国货币政策缘何一再宽松 (4)

金融资源错配,制约货币政策效果

刘胜军表示,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方面,货币政策已经出现失灵的状况。“主要问题是中国金融体系没有效率,一方面是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另外国有银行的大部分资源被配置到没有效率的行业和部门,比如说中国的企业债务,其中75%是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但是对整个GDP的贡献,国有企业还不到40%,却占有了75%的金融资源,这本身就是金融体系的错配。”他说

“中国的证券市场长期得不到发展,特别是股票市场,IPO又暂停,所以直接融资是受到压抑的,这个也大大降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刘胜军表示,“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体现在我们中国利率的双轨制,民间利率和银行利率有一个超过一倍的落差,这都是我们金融体系的过度管制所导致的,和货币供应量太少没有必然的关系。”

在刘胜军看来,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央还会继续降息降准,但由于金融改革步伐过慢,刚性兑付、预算软约束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清理,制约了整个货币政策实际的效果。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还有很多不畅通的地方,所以政策层也在强调,需要定向的调整而不是一味地大水漫灌,我们在货币政策操作的同时还是需要传导机制进一步地顺畅,包括一直在谈的利率市场化、改变过去过于依赖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的套路等。”杨涛如是分析。

丁建臣也对记者表示,货币政策效果极其有限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性创新迫在眉睫,“金融的背后是政治、是交易、是风险、是利益集团等等,五中全会也提出,企业制度、银行制度等所有制度都需要创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