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算命一条街的“火热”是自信心的“冰冷”(3)

北京算命一条街的“火热”是自信心的“冰冷”(3)

“算命一条街”折射了什么社会景象

从走街串巷到摆摊设点,进而形成“算命一条街”的规模经营,算命“大师”们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一个从事封建迷信的行业为何能如此大行其道?为何城管和小贩的战争此起彼伏,城管与“大师”们之间却能“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

当今,算命“大师”们有证有照,算命师多是以商务咨询、信息咨询或者文化传媒的名义,先骗取工商登记,然后行算命、看风水之事,而且,他们不但有“执照”,还有各种唬人的头衔“佛学研究会会长”“易经协会秘书长”“中国风水协会元老”等,相关部门对有证有照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大师”们不闻不问,对无证经营的卖菜小贩却要围追堵截,这既让人心寒,这反应了我国社会管理的缺陷。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算命行业的盛行,是由于很多平民有求神问卜的欲望,而且一些官员也抛弃信仰,相信鬼神、相信命数,不问苍生问鬼神。在生活中,一个顺风顺水的人一般不会去找所谓的“大师”求助,求神问卜者大多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人,这是由于社会精神生活的空虚,市民信仰的缺失,也更是由于心理治疗市场的混乱。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有社会心理学工作中心、精神病科医生等专家开设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门诊服务机构,但由于目前心理治疗市场不够规范,正规心理咨询师力量不足,收费过高等原因,使得市场心理咨询市场良萎不齐,给算命“大师”们的粉墨登场提供了契机。

推命、八卦、看风水等现象在中国古往有之,其间或在社会潜行或公然兴盛市井,要在短期内彻底清除有些困难,但如果任其泛滥对文明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害,算命之风的兴盛,从管理上来看,和相关部门的不闻不问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信仰的缺失,正规心理治疗市场的不规范。

相关部门必须祛邪扶正,健全社会心理治疗市场管理机制,铲除算命行业这一毒瘤,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肃清道路。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