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三舰队“跨界”背后有玄机(2)

美第三舰队“跨界”背后有玄机(2)

塑造地区“网络化”军力态势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主要秉承马汉“海权论”理念,依托抵近前沿、兵力集中、速决制胜的基本原则,来塑造地区军力态势,克服兵力投送所面临的时空障碍,进而最大限度地慑止各类武装冲突。在此思想指导下,美军“第一岛链”以冲绳为应急反应中心,将约四分之三的驻日美军密集部署于此;“第二岛链”则以关岛为中继基地和远程打击枢纽,重点部署了核潜艇和轰炸机等战略威慑力量;“第三岛链”则以夏威夷为指挥控制重心,集中部署了太平洋司令部核心指挥机构和作战支援力量。然而,按照美军“空海一体战”等作战新构想,这一地区军力态势在“反进入/区域拒止”条件下,很可能会诱使对手对其兵力密集的关键节点和信息中枢,实施先发制人的饱和攻击,进而导致“珍珠港事件”的重演,使其整个作战体系陷入瘫痪。

在此背景下,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去年9月30日在演讲中指出,美军应按照英国海军战略学家朱利安·科贝特“平时广域分散、战时快速集中”的“弹性聚合”理念,对其亚太兵力部署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计划于2020年前将60%的海、空军兵力密集部署到亚太地区,并斥资370亿美元启动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基地建设,力求塑造一种“地理更为分散、作战更具韧性、政治更可持续”的多中心、多节点的地区军力态势,进而加快平战转换节奏,变“速决战”为“持久战”,使对手即便全力攻破一个重要据点,其他据点也会迅速取代其受损功能,并及时向前沿投送兵力,发动决定性的惩戒报复,从而对其实施“拒止威慑”,增大其实施饱和攻击的难度和作战行动的风险,最终实现“不战而胜”的目的。

第三舰队与第七舰队作战力量的一体化融合,透露出美海军战略思维逐步由“马汉化”向“科贝特化”方向发展,旨在力求以第七舰队等常态化驻军为“节”,来加强关键要点防御,保持盟国信心,以众多小型化、分散化的离岛军事基地为“点”,来扼控重要海上通道,压缩对手海上活动空间,以第三舰队等动态化的轮换兵力为“线”,来连点成面,填补安全真空,形成前后衔接、动静结合、互为支撑、防瘫抗打的“网络化”驻军体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