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转型期媒体的定力与担当

谈转型期媒体的定力与担当

原题:转型期媒体的定力与担当

2015年4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报道《新媒体需治“七种病”》,谴责了包括求快不求真、迷信点击率、标题玩惊悚、媚俗无底线等新媒体顽症,引发了媒体同行的关注。在这之前,知名新闻学者蔡雯等撰写文章《质疑面前,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问题出在哪里?——对2014年引发争议的新闻报道的综述与研究》,文章梳理总结了这一年若干热点事件中专业媒体报道遭受诟病的问题以及人们对其所做的反思,严肃地指出了时下一些专业媒体在热点事件报道中有失水准,严重失范。这些都表明,无论业界还是学界,均已充分注意到了媒体在融合转型时期出现的浮躁和失范问题,并将其作为媒介批评的重点内容。

高度警惕媒体新技术的“破坏性”

令整个社会痛恨厌恶的浮躁之气和失范乱象并没有因为新的传播格局、传播形态形成而有所好转,反而在新兴媒体以及正在谋求融合的传统媒体中延续,并且有了新的变种、新的发展。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汀森曾经提出过“破坏性技术”的理论。这一理论试图解决的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新技术以及如何为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市场的问题,本与媒体新技术无关。然而,他提出的某些新技术并不会导致更好的产品品质,甚至可能成为“破坏性技术”的观点,却可以使我们在认识理解媒体新技术时受到许多启示。它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会带来优质新闻产品,技术创新也并非必然地会使新闻产品品质得以提升,恰恰相反,有些新技术反而会阻止“更好的产品”的生产,带来更多的“劣质产品”。

伴随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历程,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当新技术与市场化的法则结合到一起时,人们的文化接受过程会退化为被技术控制的“消遣”,从而导致创造力、想象力的下降,使人们失去对自身存在处境的不断反思和质疑,剩下的只有依赖和服从,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所以,当我们积极地推进媒介融合和转型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地关注怎样由“+互联网”向“互联网+”的转变,不能只是单纯地考虑应用互联网的法则和逻辑来重新统合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打造所谓的信息传播新景观,而必须高度警惕媒体新技术的“破坏性”,在传媒新技术的强大魅力面前保持应有的人文定力、专业定力、政治定力,防止“目标、理想、目的被埋葬于追求工具进步的繁忙之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