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围村”,建设美丽农村(2)

破解“垃圾围村”,建设美丽农村(2)

不让“垃圾围村”成环境治理短板

我国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垃圾围路围河,田地污水横流,村庄臭气熏天,饭桌苍蝇飞舞,垃圾多样化、集中化、露天化现象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天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垃圾围村”,已成为农村美丽家园建设的短板。

没有美丽乡村,就必然没有美丽中国。有识之士早就发出警告:“如果今天我们没有合理地对待垃圾处理,明天,我们就将成为站在垃圾上的民族”。“垃圾围村”,不仅损害着农村人的健康,也在影响着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最终将无人能够幸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农村环境一旦破坏,再恢复会很难;农村的美一旦消逝,人们的乡愁也将无处寄托”。围村的垃圾,既有来自农业生产方面的污染,也有来自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推根究源,部分人随处乱倒、随手乱扔、随意排放的不良习惯,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长期存在欠账,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与监测体系处于空白,无不是肇祸之因。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破解“垃圾围村”的治理难题,一是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政府要主动履责,做好监督管理、资金投入以及宣传动员工作,并用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二是按“谁造成,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对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三是改变观念、养成习惯,广大农民也要增强环保意识、改变农村生活习惯,主动投入治污行动之中。

让乡村重归山清水秀,关乎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做出艰苦努力、并付出可能的代价,决不能让“垃圾围村”成为难愈的“牛皮癣”。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