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农村垃圾日积月累,危害不小,这些残留物质不但会渗入地下,污染水源,还会破坏土壤腐解能力,改变土壤性质结构,影响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此外,由此带来的恶臭气味以及病原微生物,会造成传播疾病的隐患,影响百姓身体健康。所以在对垃圾源头分类后,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方式,除了要转变治理方式之外,还必须将有机垃圾集中堆放发酵,用作肥料还田;将有害垃圾作专业处理;将可回收垃圾作为废品清卖;将建筑垃圾用作填路造地,这样不但可以大幅减少垃圾总量,还能通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鉴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无害处理是世界难题,要在农村全面迅速推广,难度很大,所以垃圾处理要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细化垃圾分类若有难度,可先从简单分类开始,如塑料瓶、易拉罐、硬纸板这些可以卖掉增加群众收入的废弃物品,不要当作垃圾处理,这其实也是一种分类。垃圾分类即使搞不清,垃圾袋装化、定点定时投放、定时清运以及给垃圾袋编码印上‘身份证’这些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从简单的开始,一步一步学,先保证面上清洁,再考虑减量化、资源化,这是比较符合当前实际的。
二是选准推广范围原则。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对日常卫生保洁不够重视的农村,要推一推动一动;对于日常卫生状况良好、农民卫生习惯良好、在生活垃圾无害处理上有清醒认识和积极愿望的农村,要优先选择推行,建议找基本情况较好、每年有分红的农村开展试点,计分激励、检查记分奖励制度对干部群众有一定制约作用,开展试点或许比较顺利。
三是坚持群众主体原则。要最大限度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出来,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但只要去做,一定是有成效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干部愿不愿意扑下身子去做,去接广大群众的‘地气’。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要让广大群众在活动普遍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无害处理才能有效、持久、深入开展下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