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强党派自身建设
2014年1月21日,习近平总同志在与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共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同志们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要求,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走科学化道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努力建成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目标。
加强思想建设,保持政治把握力。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先导,是民主党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决抵制“政治多元化”、“政党轮替”等错误思潮,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共进,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同时进一步增强政党意识,强化成员对民主党派性质宗旨、目标任务、历史责任和政治地位的认识,定准自己的社会角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动性。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政党凝聚力。政党作用的发挥首先取决于构成其整体的群体素质及组织状况。组织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参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参政党政治面貌、社会形象和作用发挥,也是参政党履行职能、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保证。组织建设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民主党派组织建设要以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保持党派自身的优势、有利于民主党派职能的正常发挥为原则。实际工作中,第一要搭好班子,从党派特色、工作需要出发,选择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威信的人进各级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第二要带好队伍,让干部在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才能,不断为党派补充新的骨干力量、新的优秀分子等新鲜血液,第三要以人为本,关心党派成员的成长,成为一个互相支持帮助的大家庭。第四要建好平台,让最优秀、最出色的成员进入各级组织担任实职,并赋予更重要的职责和任务,让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的制度,健全民主党派的工作机制”是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目标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民主党派要与时俱进,完善制度,为更有效地发挥民主党派作用,优化、开发、挖掘民主党派更多政治功能及政治效果提供更有力的手段和动力。比如,要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保障民主集中制有序落实;要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考核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要建立和完善党派成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保证和提升党派成员的质量;要建立和完善党派机关干部管理、学习制度,为党派参政履职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能力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五项能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民主党派更好履职、发挥作用的基础。第一是政治把握能力,就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适应历史趋势和准确把握方向,这是民主党派的安身立命之本;第二是参政议政能力,就是要在协商民主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议政,找准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提出建议;第三是组织领导能力,民主党派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通过组织协调,谋划部署,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沟通交流,形成合力,更多地是要发挥党派的整体作用;第四是合作共事能力,与共产党既能够坚持共同遵从的政治基础、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又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到同心同向同行;第五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要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组织不断壮大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永葆进步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