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准则》和《条例》相比,修订的两部法规有哪些新的内容和特点?广大党员干部应如何学习领会和践行呢?
滕刚:总的来看,两部法规在修订时坚持问题导向,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对原法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修改,可谓是“脱胎换骨”,具有很多新意和特点。新《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新《条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两部法规一正一反,相互配套,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通篇贯穿着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体现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理念。
邱新松:是的,比如说新《准则》,虽然只有短短的八条规定,但是言简意赅,在对象上做到了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在名称上由“廉洁从政”调整为“廉洁自律”,强调“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不仅与党中央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高度一致,也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等德治思想高度契合。古语讲,“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只有不断修炼廉洁自律的人品官德,才能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领会和践行新《准则》,就是要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管好自己的私心杂念,管好自己的用权行为,管好自己的“身边人”,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家风,才能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樊曼莉:新《条例》将十类违纪行为调整为六类,并且将政治纪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变化尺度很大。如对在党内搞结党营私、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等相关违纪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党纪处分。“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党中央之所以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就是要通过抓住政治纪律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一定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不触碰这条“红线”,切实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邱新松:在政治纪律中,还专门提到了通过信息网络发表反动言论的问题,这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习主席指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前段时间,互联网上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呲必中国、抹黑英雄等现象,使得网络空间“雾霾”肆虐。现在《条例》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确管网用网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网上认清是非曲直,不要被敌对势力的言论观点蛊惑蒙蔽,勇于同错误思潮作斗争,在网上正确发声,为清朗网络空间注入“正能量”。
滕刚:除了政治纪律之外,新增加的生活纪律也是一大亮点。习主席曾严肃指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非小事,蜕化变质往往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新《条例》对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行为,明确了处理规定。这对解决“违纪都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要么是好干部,要么是阶下囚”等不正常现象必将提供重要的纪律支持,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管党治党上关口前移、抓早抓小的工作思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学习领会和践行好两部法规,这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对个人、家庭、组织有利,对法规的贯彻执行也有利。
樊曼莉: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把新《准则》和《条例》作为行动指南,不断提高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从而在全党逐渐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