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关系调整的几个误区是什么?(3)

央地关系调整的几个误区是什么?(3)

调整央地关系太过依赖“经济路径”,忽视“社会其他路径”

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启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路径。三十多年来,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多是围绕着经济管理部门展开。从以“精简机构”到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央地关系调整始终围绕着“市场经济”大做文章。“经济改革路径依赖”确实是当前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该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政治正确”的争论,减少了机会成本,提升了改革绩效。

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经济改革的红利在逐步削减,政府职能转变进入深水区,而且经济改革引导的政府职能转变仅仅停留在行政体制层面,一些核心的政府部门固有利益依然难以打破,实际上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以政府职能转变拉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路径,强调社会稳定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实质上促进了政治发展。不过,政府职能转变终将无法替代政治体制改革。因此,央地关系优化不仅仅是政府内部的自我调整,更需要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方面改革,需要改革的社会基础,需要探索新的改革路径。

在央地关系中,分权是为了更加有效的集权。如何增强中央政府的潜在控制能力,是具有碎片化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例如,建设划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就是增强中央政府潜在权威的重要路径。福利的给予本身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管理权力的来源和保障。划一的社会保障原则和社会行政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的有效性,而且可以集中政策目标,使社会保障成为企业的劳动者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通过失业保险的实施,帮助地方市场和生产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尤其是在福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警惕政府的“大包大揽”,充分利用公私伙伴关系,实现政府服务的最大化。很多时候,市场化的改革不是将政府部门私人化,而是将私人部门政府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