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分析马克思主义复兴的脆弱来消解“资本主义”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爆发,资本主义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马克思主义再度复兴,但是社会主义阵营所期待的资本主义崩溃并未到来,经过几年的调整,资本主义似乎又平衡度过了危机期。消解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复兴是脆弱的,而这从侧面证明固定的资本主义是不存在的。消解论的主要论点是:如果存在一个固定的资本主义,如果资本主义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无情的、不公正的、具有破坏功能的社会,那么它应该很容易被推翻,可惜,这种固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因此资本主义毁于一旦,社会主义大获全胜的一幕永远也不会发生,马克思主义的复兴最终是镜花水月。
消解论认为,金融危机似乎为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后备军,但分析起来,他们大多是承受着过高贷款的年轻人,对这些年轻人来说,苏联的解体发生在远处,而经济危机就发生在眼前。一些刚刚离开大学的年轻知识分子们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和历史终结论逐渐感到厌倦,马克思主义反而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那些不太愿意深入思考,不愿意了解世界历史的年轻人,对重新组织工人和劳动等持欢迎态度。经过半个世纪的消退,老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急需同盟军,他们在脸谱发一个帖子就会有贫穷和肤浅的年轻人应和。2008年奥巴马选举的胜利也成为千禧年政治转向提供了想像空间,人们幻想着一个改变了的、更好的社会。2011年秋天,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然而,奥巴马政府并不是左派的政府,除了少部分顽抗分子,占领运动所声称代表的99%的穷人,也并不想去动真格。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占领运动最初表示怀疑的恰恰是马克思主义者。
新型左翼知识分子把他们的事业理解为一场政治战争,但这是深刻的误解,一个稳定而邪恶的资本主义并不存在,左翼斗士们的尴尬在于没有对手及时配合他们。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新型左翼们组织政治反抗的大军从哪里来?随着2012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退潮,政治秩序重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左翼内部也充满矛盾,改良与革命的古老命题从内部消解着社会主义力量。消解论评价说,当关于革命的讨论变得抽象时,革命也变成了波澜不兴的浆糊,只能以一些劝世良言作为其生存的基础,如“既要有耐心,又要有幻想,既要有实用主义态度,又要有乌托邦精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