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反恐应急机制的整合与强化(3)

西方国家反恐应急机制的整合与强化(3)

调整外交关系,建立国际反恐合作机制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主要精力转到国际反恐联盟的组建,当时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反恐上给予了积极合作,2002年美国为获得中国对反恐战争的支持,同意将“东突”列入美国的恐怖主义名单。2014年在“9·11”纪念日前夜,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将领导一个广泛国际联盟,扩大对“伊斯兰国”(ISIS)的空袭。美国务院当时称有40多个国家愿意加入,并公布了其中25个国家的名单,它们大多是西方和阿拉伯国家。

德国一直保持与其他国家情报机构间信息交换,参与国际社会打击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行动。2015年1月,面对国际反恐形势,法国决定内外联动打击恐怖主义势力。2015年11月13日,法国唯一一艘现代化航母“戴高乐”号从土伦港出发,开赴波斯湾,参与空袭“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行动。

尽管西方各国出台了一系列反恐措施,但是,西方需要反思和检讨的地方还有很多。这次巴黎恐怖袭击还是暴露出许多战略和体制上的漏洞。

首先,反恐需要国际合作,西方国家的国内应急机制“治标不治本”。在全球层面,反恐应是全世界各国合作应对的大课题,但西方各国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在反恐上实行“双重标准”,特别是反恐对象和标准由美国和欧盟说了算,这正是国际社会联合反恐效果事倍功半的原因所在。其次,恐怖分子之所以能够成功袭击,说明西方特别是法国的反恐监控和指挥体系中有一定疏忽,反恐安保机制也存在漏洞。对比目前法国的情报监控体系与美国和英国的情侦系统对恐怖袭击的收集、甄别能力,确实存在差距,而对于法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与浪漫的国度而言,未来将面临“个人隐私重要还是个人安全重要”的艰难抉择。最后,虽然现在没有明确证据指向此次暴恐与中东北非移民潮有直接联系,但是欧洲《申根协定》带来的开放边境让一些极端分子可以躲避监控,跨境自由流动。目前申根签证成员国已有26国,囊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监控死角和安全漏洞难以避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