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理念引领改革发展新实践

以共享理念引领改革发展新实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理念是针对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也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标志着推进人人共享、普遍受惠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思想理念和重要政策导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发展也获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大力推进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条件不同,尽管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有近2亿。一方面,这些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摆脱困境,易形成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另一方面,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很容易造成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虽有所下降,但仍始终在警戒线以上高位徘徊,2012—2014年国内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474、0.473、0.469,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行列。实践证明,收入差距过大极易造成社会心态失衡,撕裂社会共识,影响社会和谐安定。从我国城乡关系看,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依然十分紧迫。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可以说,今天人们对共建共享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改革发展的中心课题。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表明,不能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技术进步、工业化等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质量、社会运行机制、分配制度等社会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和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概念,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2014年中国HDI在世界187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首次跨入“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行列。被称为“经济学的良心”的印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发展就是使人具有追求他们自认为有价值生活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基本的可行能力包括免受困苦、健康与长寿、教育水平以及体面的生活等。这一观点明确提出,人的综合素质的改变既是发展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马克思在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中,明确提出了社会发展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如何以共享理念引领改革发展新实践,把共享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举措,为下一步改革发展明确了路径方向。当前,关键是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一些长期困扰发展的领域重点破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