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自觉提升治理能力
记者: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领导干部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许耀桐:领导干部在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确保党和国家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有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事务。从目前来看,还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要讲纪律守规矩。党纪严于国法,纪律要挺在法律之前,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夕,中央颁布修订后的《纪律处分条例》,突出了政治纪律,凸显了纪律的重要性。纪律是成文的规矩,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规矩体现了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的工作和行为规范。在这些规矩中最重要的是政治规矩,这些政治规矩构成了党的政治生活。要讲政治规矩,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党的政治生活严起。
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推动事业顺利发展。这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都有明确要求,重点是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
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严格管理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搞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为全党同志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
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