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画未来五年发展的崭新路径

勾画未来五年发展的崭新路径

■我们目前遇到的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唯有不断创新,发展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否则就根本谈不上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换。因此,“十三五”规划不能新瓶装老酒,必须新坛酿新酒。

规划的新机制、新方式

过去历届五年发展规划的中央全会文件起草,组长都是总理,副组长是副总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起草的中央全会文件组组长是总书记本人,副组长是总理和副总理。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亲自主持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建议起草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搞出一个“耳目一新、实用管用”的规划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就“十三五”规划起草先后发表了十多次讲话。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综合发展规划,其难度前所未有;也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后的第一个五年综合发展规划,所面临的机遇可以说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更加有效地凝聚全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提出发展新思路、增添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境界。

规划的新境界、新要求

“十三五”规划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贯彻“四个全面”的新战略布局,将中国发展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下,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规划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规划,我们既要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倒推,厘清到这一时间节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又要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确保规划制定能够有的放矢。

“十三五”规划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的规划,我们既要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要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确保规划、谋划能够内外并举。“十三五”规划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的规划,我们既要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又要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确保规划推进能够系统整合。

“十三五”规划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规划,我们既要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要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确保规划实施能够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必须突出前瞻性和指导性,科学分析、准确研判,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既要柳暗花明,又要和谐稳定,使得我国逐渐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

规划的新理念、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我们必须把未来的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确保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我们必须把它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不足就是动力不足,就不能顺利破解微观发展的困境。 

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不足就是发展失衡,就不能顺利破解宏观发展的难题。

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只有灰色发展,没有绿色发展,就是人与自然不和谐,就很难见到蓝天白云,就很难坚守绿水青山。

开放作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开放发展、不能适当地走出去,发展内外不能良性联动,就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没有共享发展,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没有社会公正就没有和谐发展,也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