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地缘战略将带来难以计算的好处”——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的习近平

“习近平的地缘战略将带来难以计算的好处”——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的习近平

俄罗斯“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秘书长、《明日》周报副主编、历史学副博士亚历山大·纳戈尔内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整个欧亚大陆——从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沿岸发展的基轴,显示了中国新的、主要的作用”。“习近平的地缘战略将带来难以计算的好处,其规模,我们的专家包括国家机构还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估。”

“‘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2015年3月30日《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引述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政策咨询部主任格里高利·特罗菲姆丘克的话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让人们看到亚洲地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长远前景。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领头羊,正带领各国一同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俄罗斯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2014年4月11日《印度教徒报》网站发表新加坡南亚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拉吉夫·兰詹·查图维迪题为《复兴“海上丝绸之路”》一文,称中国正在经历“邓小平时代2.0版”。对于通过大胆创新的方式调整中国的全球姿态,中国的新领导班子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而其中关键的要素就是通过对外合作打造一个经济体系。复兴“海上丝绸之路”无疑就体现了这种创新手段。具体地说,“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成功将对地区稳定与全球和平产生重大影响。大力推动复兴这条古老的海上航路是中国新任领导人提出的第一项旨在加强贸易和促进和平的全球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秉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友好理念,要打造一条新路。它强调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联系,打造一个由港口城市构成的网络。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提高中国的地缘战略地位。中国由于海上争端而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关系不睦,借助复兴“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领导人意图为周边外交政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缓解紧张气氛。习近平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承诺,强调强大的中国将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友好的力量,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发展机遇,而不是构成威胁。

2015年5月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鲍盛钢的文章《“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称,地图改变世界,是因为地图改变贸易线路,而贸易线路则改变财富流向与世界分工体系。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不在于地理发现,而是在于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机遇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一带一路’堪称中国大外交。其一,它是一个战略大框架,尽管是经济政策,但是良好的经济政策显然又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大战略。其二,它的基础与美国马歇尔计划不同,它不是经济援助计划,也不是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结果,而是基于地缘经济与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所以它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其三,尽管它的基础在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但是它将自然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结构与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