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有奖无金”小心被“淹”

试水“有奖无金”小心被“淹”

近日,苏州大学学生发网帖称,获得了2014-2015学年度的“学习优秀一等奖”,但是奖金金额却为象征性的1元。(12月4日澎湃新闻网)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包括学校奖励制度改革也是在原有机制上的调整,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可是“身先士卒”的变革往往会成为进步的“牺牲品”。因此,改革有风险,试水“有奖无金”需谨慎。

在校方看来,虽然对一些奖学金获奖者不再发放奖金,只发放奖状,但在总额投入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500万。具体而言就是取消奖学金500万,在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基金上增加500万,同时也增加500万投入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奖助学金额上。这样的制度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为了加快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步伐,鼓励学生申请出国(境)学习交流,扩宽视野。二是希望学生们好好学习,改变“以获奖学金”为学习目标的观念。如此看来,学校在奖励机制改革方面还真是“用心良苦”。

政策的实施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地,所以学校制度的改革还要顾及学生的切身感受。一位苏州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居然只有1块钱,还不如不发呢”。对于学习好的贫困生而言,奖学金不仅是对他们优秀学习成绩的鼓励,还是他们的生活费。如果取消奖金的话,无疑该群体是受创最深的。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对此项制度改革表示接受,同时还有支持的。但是,总体而言,多数学生是对此表示诧异和无法理解的。

其实考虑到现实因素,学校的这种做法欠妥当。首先,奖学金和出国留学基金并不矛盾。校方不应以所谓的“战略”为由侵犯学生的利益,即使学校为了发展战略,大可开源节流从其他项目节省,没必要去动学生的这块“奶酪”,要知道,奖学金是国内外大学都有的奖励机制,如果苏州大学非要“敢为天下先”,必然会遭受巨大阻力。其次,在奖励人数上,和原先获得校级奖学金的人数相比,获得海外交流奖学金的学生要少得多。另外,虽说在同等条件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但根据《苏州大学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奖学金实施细则(试行)》,除去其他条件,单是“外语成绩符合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的入学要求”这一条,已经拦住了不少高中英语水平较低、大学英语老拖后腿的贫困生们。最后,对贫困生的帮扶,绝对不是把助学金额增加就能做好的。学校应该在助学金管理、监督上下功夫,把真正符合条件的,需要帮扶的学生选出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或许是,站位高低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学校做出这样的政策调整定然是基于学校大局出发,但是政策的调整或改革,也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学校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呼声,多考虑下现实因素,不要跨大步地下水,因为如若试水不慎,可能要被“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