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注水,反观统计制度改革

统计数据注水,反观统计制度改革

近期,东北多地官员表示,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并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多年来,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统计乱象引发公众质疑。相形之下,东北三省部分地方数据造假之风尤甚,不仅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且已演化为破坏党风政风、损害政府公信力的腐败推手。(12月10日,新华网)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认为。前几年,东北曾流传这样一副对联:“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也是对这一现象的形象描述。

“如果不是当初吹得高,现在也不会掉这么厉害。”一些基层官员反映部分经济数据造假严重,不仅GDP增速、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数据“大水漫灌”,甚至连棚户区改造、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也被篡改。

国家统计局早就提出,要将弄虚作假作为统计领域最大腐败来治理。对于过度崇尚GDP增长的地方官员而言,无论多报虚报、瞒报谎报,还是少报漏报、凭空捏报,只要能转化为政绩指标,至多被视为作风不实而敷衍了事。这种失之于宽的纵容行为,助长一些地方统计数据竞相掺水,其社会危害程度并不亚于贪腐。

我国1983年就制定了《统计法》。时至今日,法不可谓不多,责任不可谓不严,然而现实并不乐观。在利益驱使下,《统计法》执行严重缺位。

关键在于目前的考核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说真话报真实数据的得不到上面的表扬,反而是你工作做得差劲的体现。统计制度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了。

为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真实数据反映出问题的治理达到完美结合,建议将现有的行政机关单位分为调查统计部和任务执行部门两部门。两部门权力地位平等,分别对上级单位的调查统计部和任务执行部门负责,接受其领导和目标考核。调查统计部门只对数据上报及时,全面和真实性负责;由任务执行部门对数据指标的高低负责并对落后项目进行整改提高。由人大、纪委和新闻媒体对两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