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自信(2)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自信(2)

西方经济学存在一系列弊病

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必须深刻认识西方经济学的严重弊病。目前有种倾向,一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说要防止教条主义;一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说要借鉴西方经济学。其实,只要真正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又能深入实际,就不会犯教条主义错误;那些搞教条主义的,往往是没有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而对现代西方经济学,如果没有批判和扬弃,就谈不上科学的借鉴。固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其经济实践具有二重性,即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规定性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因而西方经济学作为反映这种经济形态的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一般规定性。从这个角度看,研究和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必要的。但是,西方经济学从来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其指导思想是唯心史观,思维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而不是辩证逻辑,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因而存在一系列弊病。

一是主观性。站在“自利经济人”或人格化的资本这种立场上观察经济,这决定了其往往只能直观地或扭曲地反映客观经济形态。例如,所谓“要素创造价值”论,就体现了拜物教观念和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严重歪曲。

二是表面性(或庸俗性)。仅仅停留在市场经济形态的流通、分配层面看问题,而忽略了在市场供求关系与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关系的背后,是社会分工比例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起决定性作用。

三是片面性。看不到社会生产与市场流通的内在联系,只从流通层面研究市场经济现象。例如,凯恩斯主义从GDP(即∑(V+M))出发,搞消费、投资和外贸“三驾马车”调节宏观经济,就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总产品∑(C+V+M)中丢掉了总不变资本∑C)这种片面性。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正是不同学者在认识方法上存在不同的片面性的理论表现。

四是含糊性。忽视了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之间的共性、联系和区别。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就忽视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种因果关系,把货币与货币资本混为一谈。

五是虚伪性和欺骗性。宣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平等、相互尊重所有权和互利的,这是最典型的理论虚伪,其实质是用简单商品流通的交易关系掩盖生产领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再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为例,一些人认为这是其科学优势,其实不然。科学的数理分析必须以对经济关系科学定性为前提,要求数学运用服从科学的理论逻辑。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却因为上述一系列缺陷,不可能符合这种要求,因此,如果只是用数学逻辑来掩盖理论逻辑的贫乏,就很难称之为“科学优势”。如果要用西方经济学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带来饮鸩止渴的效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