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堂: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3)

马建堂: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3)

三、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拓宽宏观调控的内涵

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不同,我国的经济运行始终伴随着巨大的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始终是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这一轮宏观调控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宏观调控与改革开放两手并举,在改革中调控,在调控中改革,靠改革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用宏观调控创造改革环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是改革政府自身,更多激发市场活力。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在宏观领域的“失灵”。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对经济活动,一是管得太多;二是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党中央、国务院把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改革与宏观调控同步推进。首先通过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自身“瘦身”,重塑宏观调控的主体基础,使政府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前提下更好地发挥作用。截止到目前,中央层面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86项,其中取消459项。其次是激发市场活力。随着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和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蔚然成风,逐渐汇聚成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浪潮,是我国经济能在如此复杂严峻形势下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最大动力。以敬民之心兴简政之道,以创新之举开发展之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将宏观调控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发展动能衔接的伟大实践。

二是改革宏观调控工具,更多使用市场化手段。改革与调控的有机结合,除体现在调控主体的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外,还体现在调控工具的改革创新上。在本轮宏观调控中,调控工具不断丰富,市场化手段不断运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工具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货币政策方面,在适时适度交替使用数量工具(降低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价格工具(降息)的同时,不断推出新的数量工具,如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抵押贷款、中长期融资债券等。特别是在降低基准利率的同时,逐步扩大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贷款利率和一年以上存款利率已完全放开,一年期内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扩大到50%。另外,逐步放宽民营银行的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自主承担风险,目前已批准的5家民营银行已挂牌成立,另有几十家正在申请中。财政政策方面,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和适当增加财政赤字的同时,加大预算体制改革力度,强化预算约束;改革地方政府融资体制,实施地方存量债务转换,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展PPP筹资和运营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和准公共领域。这些改革举措,明显提高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