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攀登为人民服务的“泰山之路”

勤奋攀登为人民服务的“泰山之路”

摘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好人民的“挑山工”,要扎实地做好“功”,这不仅仅要做好诗内功夫,也要做好诗外功夫。所以,对于群众的事情,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有“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铁肩担当,还要有平日将工作做细、做深、做实的点滴汗水,让好政策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让改革的红利在转变作风中“化作春泥更护花”。

《挑山工》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在1981年写的泰山见闻之一,自1983年选入语文课本以来,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读到它,并从中受到砥砺。文中作者问身挑百斤货物的挑山工为何比游人登山更快?挑山工说:“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所以,冯骥才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在陡直的山道上,一个被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挑山工的画,并深情地说:“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挑山工的坚毅感染了冯骥才的一生,他也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挑山工的精神,在文学这座“泰山”上,不畏艰辛地攀登,经过“九曲十八盘”,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南天门”。

f7246b600c33874485d8c370520fd9f9d72aa099

图:冯骥才《挑山工》

其实,不仅仅是冯骥才需要这幅挑山工的画,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这幅画。做事要踏实,步履才坚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引领干事创业的精神灵魂。“士人赴官谓之上任。任者,担也,盖将担子压其身上。”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乐于当好人民的“挑山工”。

我国传统知识分子历来推崇为天下担当、为国家担当、为民众担当,鄙视那些蝇营狗苟、耽于私利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深入到儒家思想的血液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经融汇到仁人志士的灵魂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成为万千学人的座右铭。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利益格局交替轮换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大兴担当精神,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学一学“挑山工”的精神。

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精心。”所以,只有一刻不停地保持“挑山工”的严和实的作风,才能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对向人民做出的承诺始终兢兢业业、处处“如履薄冰”。“挑山工”的最核心价值是作风的转变:要牢牢把握民生导向,注重群众意愿,倾听百姓心声,一刻也不敢耽误,那么作风建设的红利将会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领导干部没有“中间状态”,唐朝宰相姚崇曾谈为政之道唯四字:“崇实充实”,即崇尚实干、充实国库,这对“坐而空谈无人能比,临机应用百无一用”的作风漂浮者是一种当头棒喝。状态不佳,担当不力,实效不彰,势必造成改革“中梗阻”、政策落地难,出现“措施不断出台,百姓不够解渴”的情况。

马克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在我们的墓碑前,高尚的人们会洒下热泪。”权重不忘责大,位高不移公仆心,要在其位谋其政,切切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办实事,千万不能左右摇摆,当“颠花轿”的“轿夫”。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干部缺乏担当意识,碰到困难不敢上,只求自己届内安稳无事,得过且过;有的干部台上发言讲得好背后利益抓得牢,一旦成为阶下囚,让人大跌眼镜;有的纸上谈兵,不下基层、不结合实际情况谋划工作大局。革命家李大钊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事业是“干”成的,不是“吹”成的;局面是“打”开的,不是“喊”开的。一切办法,只有在“干”当中才能找到。“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不去做,“花架子”永远不会有“挑山工”的“钢架子”。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