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超配干部:这么好的疗效是怎么做到的? (2)

整治超配干部:这么好的疗效是怎么做到的? (2)

【看实招】

有政策依据,更要有务实的措施。从中组部公布的消息来看,过去2年中,整治工作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有关部门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功不可没。

第一招,明确责任

包括,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定整治工作文件,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组部及时部署;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机构编制部门通过整改任务的“顺排”和消化时限的“倒推”,持续不断加压用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第二招,摸清底数

各地各单位采取本级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核查所辖地方和单位实际配备干部情况,并登记造册。中组部干部监督局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专门核查组,认真核对干部名册、职数核定表、工资审核清单、工资发放清单等“四本账”,全面掌握了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情况。

第三招,严控增量

各地各单位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预审制度,明确在整改消化期内,有超配问题的地方和单位选拔任用干部时,必须报经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预审。对“因军转安置、机构改革、换届等特殊情况”需要超配干部的,必须进行事前报告,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把关。

第四招,消化存量

多渠道整改消化。包括:

——在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县以下机关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意见印发后,各地根据文件精神,统筹做好超配乡科级干部的整改消化工作;

——在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印发后,各地各单位对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干部加大调整力度,对到退休年龄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对违规违纪的及时免去现职,通过畅通“下”的渠道消化超配干部。

第五招,加强监督

整治工作持续时间长、推进难度大,不能前紧后松,也不能“一阵风”。因此,整治工作从一开始就用核查、检查、督查方式保证整治实效:

——定期对账核查。从2014年开始,中组部先后3次对全国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调度。通过逐一对账审核和随机抽查的方式,不仅查看整改进度,而且查验消化渠道;不仅看消化数字,而且查验干部名册和任免文件,做到整改任务明确、消化账目明晰。

——结合巡视检查。将整治工作列入结合巡视开展选人用人检查的内容,对中央巡视组巡视发现的超配问题,及时建账督办,限期整改。各地各单位采取本级自查、上级复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开展巡回复查。先后派出11个批次的巡回复查组,对黑龙江省等19个省(区、市)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查验,对整改不力的及时进行督促。

——实行立项督查。对反映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的举报进行立项督办,发现顶风违纪的严肃处理和追责。截至目前,共查实超配问题25件,处理和纠正相关人员308人。

【看疗效】

中组部的消息指出,各地普遍反映这次整治工作力度大、措施实、推进稳、效果好,几十年的顽疾通过3年左右的集中整治得以基本根治,各地各单位严格按职数配备干部、按规矩选拔干部的意识显著增强。下一步,各地各单位还将再接再厉、持续推进,确保圆满完成整治任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