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引领者

中国正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引领者

从国际视野考察,中国正从国际舞台上的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将对国际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可以看作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宣言书。

当下中国,正处在急剧的多种转型过程中。包括国家转型、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等。从国际视野考察,中国正从国际舞台上的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将对国际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可以看作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宣言书。

按照《建议》,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完成这种转型,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与美国比肩的世界引领者。这意味着中国将在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同时也迫切需要在理念上取得突破,并在全方位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有重要推进。

引领型发展,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是以跟随者身份出现的。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愈益显现,中国正面临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诚如《建议》指出的那样,“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什么是引领型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就是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引领世界科技、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潮流,以推动全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中国作为全球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科技强国,才名实相符,并具有持续深远的影响。

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引领者是旗帜、是标杆、是方向、是领袖。作为引领者,需要提升魅力和感召力。而魅力和感召力,从全球视野看,要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上的引领者,经济上需要有强大经济实力,技术上要有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政治上需要有自己的价值观,需要有自己的软实力,需要在全球维护全球的公平正义,等等。而中国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逻辑结果,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必然之路。而引领型发展,是推动中国成为国际舞台引领者的最重要内容。

创新发展,中国向引领者转变的基本途径

引领型发展,核心内容在于创新。《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为什么把创新放在如此重要位置,这既是国际舞台上中国崛起的需要,也与当下中国的整体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有关。

改革开放36(1978年至2014年)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年均9%以上速度的增长。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发动机。但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分析,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创新不足,中国制造原创技术和产品缺乏;席卷全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但中国的踪影似乎并不鲜明。由于创新元素不足,中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艰巨挑战。正是上述原因,影响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影响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要完成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需要提升中国整体的创新发展水平,《建议》中提到了包括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七条措施。要使上述七条战略措施能够实施,还有一项工作不可或缺,就是需要形成源源不断的创新思想。只有形成创新的思想,才能够以思想感召人,提升自身魅力。而形成创新思想,重要的是培育创新文化。只有创新文化的充分发展,才是助推中国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最为重要的力量。

中国向引领者转变,需要适应国际社会的期盼

中国在向引领者转变的同时,需要适应国际社会期盼,需要尽快调整好自身角色,提升自身角色意识,即提升中国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盼。中国在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诸多的国内问题时,都需要从全球发展的视野考虑。例如,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中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环境发展的困境,并严重影响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后劲。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也已经上升到国际问题。诚如《建议》中所提出的那样,“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这样一种表述,就是一个崛起大国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责任。这也意味着,中国要适应国际社会的期盼,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中国目前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降低和减少排放,就是中国的国际责任。

中国要成为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引领者,意味着中国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心。当下的国际舞台,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的诸多问题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而上述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因而,积极承担必要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符合当前中国的历史方位,顺应了中国发展势头,也顺应了国际社会的期盼。

中国作为国际经济、政治的引领者,自然要捍卫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而维护符合中国长远发展的国际秩序,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这种国际责任,应当是与中国国情国力相适应的责任。《建议》提出“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