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四:合作
从年初首场外交活动开始,“合作”一词在习近平重要讲话中频频出现,成为贯穿2015年中国外交的重要理念。2015年1月8日,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习近平致辞指出,“愿将中国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时,习近平强调,“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
关键词五:改革
2014年12月30日的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2015年这一年,习近平共主持召开11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65份文件,几乎平均每月一次。“改革”也成为习近平2015年的重要讲话中不可忽视的高频词。“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习近平在去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提出。
关键词六:世界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全球性大国,中国外交不仅具有地区影响力,也具有世界影响力。2015一年间,中国领导人开展全方位的外交工作,“世界”概念频频被提及。中国的全方位外交,面向全世界而不局限于一个大洲、一个地区。2015年的中国外交,胸怀“世界”,放眼“全球”。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曾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七:法治
2015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治国理政方向,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谈到,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全面推进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落实全会部署,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