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个结合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

在八个结合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

肯定论证与否定论证紧密结合。对决策项目进行预警、提出科学分析意见与独立见解是智库的责任之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必将影响决策质量,给公共利益带来损害,伤及智库自身的声誉。因此,智库对党委政府的决策议题既要开展可行性研究,也要开展不可行性研究。要大力加强政策制定前的风险评估及政策执行中的绩效评估,以理性、求真的精神为提升决策质量尽力担当,以专业、中肯的意见赢得决策者的由衷认同。

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政策建议是智库的核心功能,必须将其作为智库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要避免出现智库功能配置失衡的情况,充分重视发挥智库在舆论引导、社会服务与公共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就重要政策、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及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解读分析;指导和参与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对民生问题进行公益呼吁,推动问题解决;传播先进理念,启迪民智,促进社会进步;开展“二轨外交”,增进国际了解,推动国际合作等。

成果研究与营销推介紧密结合。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服务是智库发展壮大的王道,任何时候都要把回答和解决好国家安全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作为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力求站在前沿、重在前瞻、走在前列。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使智库形成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社会影响力与资源附着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智库的机构传播。要注重期刊、研究报告、专著的出版发行,定期举办研讨会、纪念会、报告会、培训班、讲座,积极主动在公众媒体现身亮相,精心打造智库形象识别系统,大力强化智库成果,充分展示智库实力,不断扩大智库影响,为智库履行使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立足国内与参与国际紧密结合。我国智库应切实树立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通过与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开展课题研究合作、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组织召开国际会议等方式,广泛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大力提升中国智库在全球化问题、国际与地区共同治理等重大议题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大力加强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有效对外推送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体现中国作为。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