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库为公共决策提供思想和行动方案,传播社会知识影响公众,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走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智库发展现状,智库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思路,注重八个结合,实现创新发展。
有位有为与有为有位紧密结合。智库本身是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服务决策的机构,大部分智库生存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于党委政府。因此,党委政府对智库的决策需求、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撑对智库发展繁荣至关重要,应当高度重视智库、充分信任智库、大力扶持智库,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智库要靠自身的出色作为,拿出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的成果和服务,才能持续获得党委政府的激励扶持。
策略研究与战略研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很多常规性、技术性、阶段性的具体问题,需要智库提供即时性、手段性、执行性的咨询服务,围绕疑点、热点,做好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有说服力的阐释。但是,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中,我国面临情况之复杂、矛盾之综合、变化之突然前所未有,要有效规避风险、赢得战略主动、精准把握大势,就必须高度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安全的全局性、前瞻性、方向性战略问题,要求智库大力提升战略设计能力,注重立足前沿、设计顶层、预测趋势,更好彰显智库谋大、谋深、谋远的独特价值力量。
严格管理与适度灵活紧密结合。智库从事的是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高端智力活动,事关重大、影响面广,需要加强指导与规范,确保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但另一方面,智库活动具有高创新性、高开放性、高智能性特点,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对智库的管理不能过于刻板僵化。如在课题经费管理方面,就应该从制度上对研究者个人在课题项目中应获的智力报偿作出合理安排,并简化过于繁杂的报销手续。对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智库,应赋予其研究人员承接横向课题的合法性。又如在人事制度上,应尽快破除阻碍智库延揽优秀智库人才的学历、身份等制度门槛;研究人员赴境外从事学术交流访问的审批规定也应切实放宽、放活。
鼓励竞争与稳定支持紧密结合。竞争带来繁荣。在智库建设中,要善于运用竞争的思维和方法培育智库市场,做好智库间适度竞争的机制安排,如建立政府课题项目的公开申报、公开招投标机制,按照“竞争入选、动态管理、末位淘汰、以评促建”的原则确定党委政府重点支持的智库对象等。通过竞争机制把各种智库资源要素充分调动起来,把智库研究人员的智慧潜力激发出来,倒逼智库提升成果质量与管理水平。同时,现代决策咨询面临许多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都很强的问题,需要长期广泛深入调查和持续滚动研究,在这些领域就不宜采取竞争的方式,而适宜通过单一来源的方式,稳定支持一批有实力的智库开展长期跟踪研究,保证决策服务的全面、完整、深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