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满完成“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西坪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态立镇、果蔬富镇、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工作思路,以“教育文化、依法治镇、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和科技推广做优做强核桃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传统畜牧养殖,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15年与201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4%,年均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2.1%,年均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2.1%,年均增加984.4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6.2%,年均增加59.2%;工业总产值完成207.7%,年均增加41.54%;工业增加值增长416.5%,年均增加83.3%;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05.94%,年均增加41.1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13.2%,年均增加42.6%。
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经济效益:粮食作物收入比2010年增加5680万元,增长13.6 %;人均畜牧业收入比2010年增加512万元,增长8.6 %;核桃丰果期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 教科文化广事业:西坪小学丹尼教学楼、西坪中学综合楼、中心幼儿园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新建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家园、老年门球场、农民文化广场各1处,完成抗日名将陈铁将军故居修缮及布展开放工作,安装农村数字电视1200余户。社会治安综治:“平安村寨”、“平安校园”创建覆盖率达80%以上。民生保障工作:“新农保”和“新农合”实现应保尽保, 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和农村低保实现就助尽助。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硬化通村(组)公路 62.9 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新修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 3450亩,受益2.6万人。完成团溪至西坪干线35KV高压线路改造;累计投资4.524亿元,配套完善教育、养老、供电、供水基础设施,新建敬老院、生态移民安置小区、陈铁将军故居拆迁安置小区、西坪变电站、900余米凤凰大道和凤凰城;化解凤凰城项目开发债务1277万元,启动2016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改造进寨路14.2公里,连户路33.3公里,修建文化活动场所5个、党员群众之家3个、图书室10间、黔北民居527间。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7270万元,引进电力、矿业开采、公路建设、核桃生产、人造板、农业开发等领域项目22个。以龙头带动、示范引领,实施农业“321工程”种养户1651户,总产值4368万元,建镇级示范点3个,创建家庭农场3户,种植刺梨770亩、花卉1200亩、商品蔬菜2500亩、金槐和麻竹500亩;培育规模养殖场5家。
五是党的建设引领得到新加强。五年来,我镇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宗旨、忧患、责任、服务、带动、管理、规矩和廉洁意识,更加注重观念更新,更加注重作风转变,更加注重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抓班子建设,抓学习,求实效;既民主又集中;转作风,作表率;守底线,讲规矩;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抓基层组织建设,配班子,强素质;强管理,重落实;夯基础,谋发展;充分发挥堡垒作用。
——加强教育管理,素质第一,源头管理;送温暖,聚人心;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
——创新党建模式,素质一流的干部创一流的服务,狠抓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
二、成功启航“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我镇共规划项目49个,总投资估算30亿元,重点围绕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项目先行,龙头带动,实施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建设,已成功申报“遵义县西坪大同生态产业示范园区”为市级农旅一体化园区;启动清江河流域开发,实现旅游产业零突破,将森林覆盖率超过70%的我镇“天然氧吧文化西坪”天然公园和文化古韵与世界逐渐接轨;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掀起城镇建设新高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人居环境,完善集镇功能,着力打造进士之乡将军故里,建设生态氧吧养心灵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