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打造先发优势的不二法门(3)

创新是打造先发优势的不二法门(3)

营造有利于形成先发优势的创新环境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新发展,由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实施创新型驱动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促进创新的机制和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法治、政策环境,优化创新创造创业生态,以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发优势。

为此,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创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发展模式都是由相应的发展理念形成和引领的。从推动创新和发挥先发优势的高度出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新常态下实现先发优势的基石;“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发展更具平衡性、整体性,体现先发优势的大局观;“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眼于发展的永续性,为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并使之更具可持续性,体现先发优势的生态观;“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体现先发优势的系统性;“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眼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先发优势的公共性。

二是完善创新机制。

创新会受到旧制度的约束,创新驱动需要通过改革来培育市场化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找到最佳的政策组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体制,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社会环境,筑牢实现先发优势发展模式的制度基础。

实现创新驱动,关键在于遵循创新规律,完善创新机制和制度,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动力机制,形成立足实际、符合国情的制度体系,引导各类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及各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统筹国内外两种创新资源,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动力。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

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幅减少前置性审批事项,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的分离,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监管,提高政府效能;着力抓好营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基础性公共性工作,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以及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做好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加强创新服务,把工作重心转到抓好战略规划、重大攻关、政策标准制定、引导成果转化等方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