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不敢腐”到“不想腐”的灵魂嬗变

努力实现“不敢腐”到“不想腐”的灵魂嬗变

“3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12日,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3年来反腐成绩,首次提出“3年来反腐”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总结,一反过去只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常态”,把本届范围内对过去几年的工作进行形势判断。这个三年总结,至少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这场反腐战斗不是权力斗争,更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而是要打造清朗的政治生态,要从“震慑”性的“压倒性态势”让官员“不敢腐”向“不能腐”与“不想腐”转化。

记得某位教育专家在班主任培训时结合自己曾经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说了这样一句话:班主任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当班主任。大家初听时还觉得实专家开了个玩笑,就像有人说最好的“晕车药”就是“不坐车”一样。但在随后的阐述中,就觉得很有深意了。他说,最初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从多方面及时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进行矫正,但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治观念,配备好班干部,班主任就逐步放手,最终达到不要班主任操心,大家都能自觉按照班规班纪进行学习、生活的目的,此为最高境界也!愿来他所言的“不当班主任”指的是对学生自觉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培养。

由此及彼,我们的反腐工作也是如此。之前,我们党不是没有“反腐”,从革命战争年代起,一直都在“反腐”,只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时候就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有了这三个字,有些人就把反腐倡廉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混为一堂,造成“管党治党”在“严”字上没把好关,或是“风声”一个,就死灰复燃,没有从“潜意识”去触及灵魂,一旦放松了要求,就很难“循规蹈矩”。这样的“反腐”只能在短时间里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些本来就“想腐败”的人没有从骨子里提高认识,当属治标未治本罢了。

因此,“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过程,切不可一曝十寒。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更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这样,就能双管齐下,对那些腐败着的干部毫不手软,对那些“想腐败”者打好预防针,从思想上提高从政素养,让他们对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与举措从心存敬畏逐步上升为自觉行动,实现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灵魂嬗变。

习近平总书记说:“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也就是说,必须先用强制性的手段遏制住腐败的态势,才不会任其蔓延。而要彻底根除腐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总书记把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反腐成果整合起来进行形势判断,就是要以此为端点,号召全党上下齐心协力,把这场反腐战斗进行到底。

是呀,目前,清朗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反腐的打击力度和宣传教育力度都在加强。就这样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在气正风清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就不再是“不敢腐”,而是“不想腐”,相当于从“要我做”转化为了“我要做”。有了这样的灵魂嬗变,就把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遵守。到那时,还用得着煞费苦心去“反腐”吗?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