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4 办学水平 经费分配向 基教职教倾斜
人力、物力、财力,既是提高质量的保障条件,也是提高质量的基础性要素。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提升办学要素水平就是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
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尽快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建立省级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从源头上提高乡村教师质量。
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各地要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强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初步普及。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要坚持应用驱动,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要将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落实情况纳入国家教育督导重要事项,要和转移支付、招生计划、院校设置等工作紧密挂钩。要以建立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为抓手,加快形成保证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今年,将重点落实好统一后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建立健全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教育的积极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教育需求。
在经费分配重点上,加大对中西部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及革命老区投入力度,进一步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向贫困学生、乡村教师倾斜,切实把中央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强化经费使用监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