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

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

——学习习近平《摆脱贫困》

扶贫需要精神力量,扶贫也造就精神力量。回望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考验的不仅是物质和技术,更是思路、精神和作风。正如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所言:“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宁德扶贫收获的不只有“脱贫奔小康”,还有摆脱贫困的那股精神力量。

大局视野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善弈者谋势。对待扶贫脱困,要用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来处理。这就需要跳出“一亩三分地”,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真正从国家高度、人民立场出发开展工作。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闽东畲族的贫困面比较广,对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既从一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着眼,又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大局着眼。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1994年,他在署名文章中再次强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大局视野始终是习近平扶贫观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1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参加省人大温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也是政治性问题,强调解决贫困群众问题的重要性。从习近平的“扶贫观”中可以看出,扶贫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小事,而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亿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2015年1月29日,他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为民情怀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记住的不止是话语,群众冷暖,更是夙夜在心。扶贫脱困不仅要用力,更要用心、用情。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说道,“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下基层要多跑困难的山区,多往那些交通不便甚至不通公路的山村走走。要带着感情去调研,从根本上去扶贫。”1988年11月,习近平走访了位于坂中乡仙岩村的福安民族实验小学,走进班级,详细询问孩子们生活、学习等情况。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我走了不少乡村,看到不少简陋的校舍,心里沉甸甸的”。宁德扶贫一直是习近平牵挂的事情。1999年,他在《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畲族社区研究〉序言》中写道:“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在闽东,我耳闻目睹了畲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畲族地区的繁荣进步……今天,我虽然离开了闽东,但时常还会回忆起畲乡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言之切切,情意深深。“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这是为民情怀的最好注脚,也是深深的期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