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预测偏差,岂能推给“生肖偏好”

人口预测偏差,岂能推给“生肖偏好”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上年减少32万。而国家卫计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曾在2015年2月初预测2015年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将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对此,国家卫计委回应称,主要是由于生肖偏好的影响和育龄妇女数量减少,“2015年是农历羊年,一些家庭有推迟生育的情况”,选择“猴年生育”。(1月21日《新京报》)

国家卫计委此前的预测是“多出生100万”,而现在统计局公布的事实却是“比上年减少32万”,面对这一明显不靠谱的“打脸”预测,国家计生委给出的解释竟然是“生肖偏好”。如此匪夷所思“神回复”,显然较之此前的“出生人口不升反降”事实本身,更加令人大跌眼镜。

“生肖偏好”当然确实可能存在,也确实可能会对出生人口数量产生一定影响,但问题是“生肖偏好”是否足以造成高达135万的悬殊预测误差,成为其中的首位原因?答案无疑是否定。在此,我们只需回顾一下上一个羊年和猴年,也即2003年和2004年的出生人口数据,便不难了然。据国家统计局年度公报,2003和2004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分别为1599万人和1593万人,后者比前者减少6万人。这意味着,在上一个羊年猴年之间,根本没并不存在所谓“避羊喜猴”的“生肖偏好”。作为一种民俗心理的“生肖偏好”,难道会在12年间变得飘忽不定,忽而“偏好”,忽而又不“偏好”了?

事实上,长期以来,针对人口问题,计生部门的相关预测不太准确甚至误差甚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原国家计生委在2000年曾预测“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而事实则是,到2015年,我国总人口仅为13.7462亿。而在人口生育率上,计生委曾长期预测我国生育率高达1.8,但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权威结果却是,生育率分别仅为1.22和1.1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计生部门的人口数据预测出现各种这样那样的偏差、失误,其实并非不可理解、不能原谅。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面对明明早已是白纸黑字的偏差、失误,却执意不肯“认账”,甚至极尽文过饰非之能事地“用一个错误去掩饰另一个错误”,殊不知,这样不仅不可能挽回失误,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欲盖弥彰效果。岂不闻,“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更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是否能够直面人口预测上的偏差失误,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契合社会实际、现实可行的人口政策,不仅事关相关主管部门的“面子”,更非相关部门的一己私事,而是关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攸关国家民族未来和子孙后代福祉的大事。兹事体大,显然不可不慎、不可不敬,这正像此前多位学者曾呼吁和警示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为了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应尽早重视人口的结构调整”,“中国人口结构调整已到最后窗口期,随着时间流逝,现在每年都有好几百万育龄妇女丧失生育能力。如果错过了当前修复扭曲的人口结构最后较佳时机,即使以后鼓励生育,也将于事无补,难以修复扭曲的人口结构”。这种背景下,如果甚至对于像人口预测数据偏差这样显而易见的小问题,相关部门也不能坦然面对、直面失误,又如何能让人充分相信其能很好地解决像“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样的大问题。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