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从美国来》看留守之困

从《孙子从美国来》看留守之困

寒冬腊月,雪花飘落,晚上不适宜外出,偎在床头看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电影,是非常惬意之事。《孙子从美国来》这部影片就这样通过口口相传,来到我的面前。

在各种概念、炒作、粉丝、噱头的玩闹之下,《孙子从美国来》略显得平淡无奇,小成本制作,曾获得金鸡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没有大宣传高票房,但在某瓣上得分很高,一些网友不吝赞美,“代表了国产电影的水平”,“良心之作”等等,都让人有了一窥究竟的冲动。

简而言之,《孙子从美国来》,有人又译为《当孙悟空遇上蜘蛛侠》,讲述了一个西部农村老汉与一个美国儿童的故事。鳏居多年,皮影戏老艺人杨树德怎么也没想到长年不在家的儿子竟带回一个洋寡妇还有一个“拖油瓶“,一张老脸已然挂不住。儿子和“儿媳”赴可可西里环保,不辞而别,留下这爷孙二人。在追赶无果后,杨老汉无可奈何照顾起这个美国来的孙子。

“臭死了”的茅厕、嗤啦作响的油泼面、明媚的田野……一帧帧村居画面徐徐展开,而剧中主人公朴实的陕西方言、不时跃动的皮影戏,高亢的秦腔,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具备特别的冲击力。中西文化、老少代沟、爷爷的执拗、孙子的淘气制造了一系列的矛盾,半中半洋的骂人话“dog sun”,斑驳院落里的追逐,老井旁的对白,不经孙子同意就染黑的黄发……观念的碰撞制造了无数笑点。“孙悟空与蜘蛛侠谁更厉害”也为影片增添了古老而又现代的元素。

在经过一段冷淡、对立之后,跨越国界的亲情和人文精神打破了藩篱,爷孙二人终于冲破隔膜日渐亲密,孙悟空与蜘蛛侠握手言和,杨老汉和“布斯”也成为了朋友,而分离的高潮也在此刻到来,孙子被其母亲带回美国上学,杨老汉正在表演皮影戏,无暇与孙子道别,但不停挣扎的幼小身影、满布皱纹的老脸上噙泪的眼睛,配上“走遍天涯,到处是吾家。自古道戏假情不假,怎能说戏者疯子看者瓜”的皮影戏唱词,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戏剧张力,令人潸然泪下。

日常、舒缓,亲情、温暖,奠定了影片的基调,不是烈酒,让人于大起大落、九转千回中感叹命运,而似一杯清茶,淡淡清香中抚慰人心。这大概是这部影片不胫而走、获得好评的原因吧。

而我的思绪则溢出了影片之外。电影中杨老汉已65岁,现在其原型应年过七旬,他们是否还是独自留守在家?是否还能够劳作如昨?在中国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空心化乡村里有很多这样的老人,甚至,与杨老汉相比,他们没有乡镇领导看重的独家本领,也不可能有一个美国来的孙子来熨贴他们寂寞的晚年,他们的命运比杨老汉更遭。即便如杨老汉,虽然电影中有一个全家团圆的光明尾巴,其实何去何从也颇费思量。“孙子”回来,极不现实,也可能造就新的留守儿童;儿子回到乡村陪伴老人,势必中断事业,也恐非二人所愿,而倘若老汉随儿子去都市居住,脱离熟悉的家园,犹如囚入城市森林,难得身心舒展,那“高桌子低板凳”的秦腔、古老灵动的皮影戏何处安放?

《孙子从美国来》对于广袤的中国乡村来说,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大量的留守群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却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存在,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农村留守老人已达5000万,庞大数据后面是无数悲惋的故事和孤寂的灵魂。从这个角度而言,影片有多美,就越能激起多少怅惘,有多么温暖感人,就越显得短暂而稀少。关于农村、关于留守、关于情感与文化传承,除了电影艺术的光影叙事之外,我们需要面对、反思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