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省区市陆续召开今年两会,城市发展相关话题成为两会热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均大篇幅阐述了各自城市工作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各地代表委员也纷纷支招如何破解城市再发展难题。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设定未来5年城镇化率目标
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去年底再度召开,为中国城市未来建设确定了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做出整体部署后,各地如何制定各自城市发展之路,引人关注。记者梳理发现,不少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表示将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城市工作力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北京、上海、福建、甘肃等多个省份还独辟章节,以千字左右篇幅详述这部分工作。
在对新型城镇化的部署上,各地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各自城市发展战略。譬如,北京将“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设”作为优化空间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工作的首要任务;上海提出“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协进一步提高郊区发展水平”;河北、福建等多个省份提出“十三五”城镇化的具体目标,河北提出“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福建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48%和67%左右”。
部分省份未来五年或今年的城镇化目标:
户籍制度改革成各地“去库存”重要手段
甘肃表示,对接国家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制定甘肃省实施方案,棚户区改造货币化补偿安置率提高到50%以上,制定落户城市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的政策;云南提出,建立省以下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促进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广东提出,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青海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进一步放宽西宁市落户限制,建立农牧民进城购房和租房财政补贴政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