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通俗化。法治宣传是通过特定的手段,向社会民众宣传法治理念、法律规范和其他与法治建设有关的信息的过程。法治宣传是培育和养成法治思维的重要路径,其具有灵活、高效等特征。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掌握和消化资讯的习惯和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法治宣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运用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
具体而言,法治宣传通俗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法治宣传的渠道多元化。除了公共媒体的传统法制宣讲节目之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微博、微信、微报等新兴自媒体平台定期推送相关的法律资讯。第二,法治宣传的形式应该活泼多样。法治宣传应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的形式载体,创新和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思维培育中的积极作用。第三,法治宣传的主体多元化。除了专门的政府宣传部门之外,司法人员也可以通过巡回办案的方式送法下乡,田间地头宣传法治;另外,媒体、文艺工作者及其他人员在经过必要的培训之后,也可以承担起法治宣传的职责,尤其可以吸纳具有一定公共影响力的人士参与到法治宣传工作中来,以法治形象大使等方式吸引人们关注法治。第四,法治宣传的内容通俗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设计不同的多元主题,切实将法治宣传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真正实现法治思维的培养和养成。
司法人才精英化。法治人才在法治思维的培育过程中起到方向引领者的作用,具有极高的法治德性和法治素养的人才队伍,能够构筑最权威、最理性、最具有效能和思维影响力的法治思维引导体系。司法状况是一国法治状况的窗口,培养一批具有极强专业素养和司法道德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才能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树立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产生社会成员普遍信服和遵从的威慑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老百姓对司法的信心,增加对法治的信仰。
实现司法人才精英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规范的精英化司法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是司法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系统的从塑造法治理想——夯实法律理论——执行法律实践的培养计划,培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精英司法人才。第二,建立严格的精英化司法人才遴选机制。司法人才的遴选包括职业准入和职业身份认定两部分,目前,司法考试是司法人才准入制度的基本形式,为实现司法人才精英化,今后的职业准入制度还可以在目前司法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做出更严格的限制,将正规的专业训练作为司法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第三,采用专业化的精英化司法人才考评机制,通过改革现有的指标考核、数字化管理等量化管理模式,定期对司法人才的各项业绩进行去行政化、滚动式的综合测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的晋升,实现司法人才精英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