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海:抓好村“两委”换届 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陈世海:抓好村“两委”换届 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当前,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在全面铺开,这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乡村干部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抓好村“两委”换届就是夯地基、选钢筋、强堡垒,是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长远之举。特别是,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十八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首次换届选举,意义特殊,要求更高。作为县委书记,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把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围绕“选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风气、构建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制度”等目标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换届选举各项工作,为实现富民强县、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牢基础。

中共辽中县委书记 陈世海

好班子是核心,要把好“三道关”,破解“选得出”这道难题。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好村“两委”换届,关键是选出一个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中有威信的好班子。为此,必须围绕选好“领班人”打造主心骨、选优“一班人”增强战斗力、选准“接班人”解决后继无人等目标,突出把好“三道关”。把好“标准关”。标准决定质量。选出好班子,首要的是严格标准,把标尺立起来,决不能降格以求。为此,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和辽宁省委沈阳市委要求,牢牢把握候选人标准,坚持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以德为先,以廉为基,以能为要,确保把“三有三带”型人选推选为候选人。把好“推选关”。围绕“人难选”问题,打破思维框框,拓宽来源渠道,突破行业界限、身份界限、地域界限,既从现任村干部、本村致富能手等“坐地户”中选,也坚持从外出务工经商返乡能人、大学生村官等“外来户”中选,做到不拘一格选好人。同时,鼓励引导全县935名村级后备干部参加选举,为其搭建成长舞台,着力解决村班子青黄不接、人才断档问题。把好“审查关”。严格实行先审计、后换届制度,做好村级财务清理和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给干部群众一本“明白账”。尤其是,从严加强“两委”候选人资格审查,建立由组织、纪检、审计、镇党委等组成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小组,逐村逐人把关,对拟提拔人选“全面体检”“层层扫描”,坚决防止“带病上岗”。

好风气是保障,要划好“三条线”,破解“选得顺”这道难题。村“两委”换届,离群众最近,老百姓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换届风气如何,不仅事关选举成败,也反映和影响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民风社风。特别是,当前农村基层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法治文化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给换届选举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此,围绕营造好风气,我们将着重划好“三条线”。划好法纪线。严格执行换届选举各项工作纪律,运用法治利器维护换届良好秩序,突出整治拉票贿赂、干扰破坏选举等问题,严厉打击“宗族、宗教、黑恶势力”三种势力,严肃查处“金钱票、家族票、人情票”三种票,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划好警示线。治民以教、渐民以仁。换届选举过程既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过程,也是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过程。我们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利用支部组织生活会以及辽中新闻网、电视电台等网络媒体,分众、分层、分类开展宣传教育,让党员群众明白该选什么样的人、不该选什么样的人,切实增强民意基础和刚性约束,打牢换届的思想基础。同时,对参与竞选的党员群众,通过集体谈话、公开承诺等方式,引导他们自觉敬法畏纪、遵规守矩,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有序参与竞争。划好监督线。加强社会力量监督,针对关键环节设置违法违纪风险防范点,采取设立选举监督委员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担任社会监督员等措施加大重点环节监督。创新监督方式,通过加强巡视督查、开通专用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等形式,加强对换届全过程监督,及时制止和纠正参选人员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发挥好村规民约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作用,充分引导和支持群众警觉贿选、抵制贿选,做到群防群治,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好机制是关键,要强化“三机制”,破解换届“怎么抓”这道难题。村“两委”换届选举,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政策性强,必须在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为此,我们着重建立三个工作机制,为换届选举提供保障。实行“三联三促”工作机制。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促发展提速、干群密切联系促作风转变、部门联手促和谐稳定的“三联三促”工作新机制,全面实行县级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包村工作制度。包镇县领导全程参与指导、督促村“两委”换届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始终置于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抓实“五位一体”督导制。以全县5个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为主体,抽调精兵强将,集中精锐力量,向各镇、街道派出5个换届联络与督导组,形成了上下衔接、全面覆盖的督导工作体系。实行镇干部“双任制”。建立了镇领导干部任村“第一书记”制度,镇领导干部、优秀中层干部既是“第一书记”,又是驻村指导组组长,全程参与指导换届选举工作。同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县委与17个镇、街道签订了工作责任状,镇党委与村党组织签订承诺书,做到压力层层传递、工作层层到位。

好制度是导向,要建立“三制度”,破解选后“怎么干”这道难题。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发展、富民强村,加快建成全面小康。换届选举不能只满足于把人选出来,必须把“选前、选后”贯穿起来,把“选好、用好、管好”各环节联动起来,充分做好换届选举“后续文”。基于此,我们抓好三项制度建设,着力破解选后“怎么干”这道难题。赛场选马,明确“怎么干”的思路。实行竞职公开承诺制度,村党支部、村委正式候选人在党支部选举大会、村委选举大会上作出当选后履行职责、任期目标方面的竞职承诺,明白怎么干。同时,镇党委要把关定向,指导帮助村班子谋思路、定目标,以好蓝图、好思路引领村班子抓发展。考核激励,激发“真想干”的动力。全面推行村班子任期目标管理制度,村班子与镇党委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实行村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依分评星、以星定酬,切实形成以考促诺、以行践诺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村班子“真想干”的动力。从严管理,锻造“不出事”的定力。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为此,我们将把新一届村班子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开展村干部的初任培训和岗位培训,并建立起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村班子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尤其,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坚持全面从严管理监督村干部队伍,切实加强村班子特别是村书记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真正把村班子打造成永不生锈的“钢筋”、坚不可摧的“地基”,筑牢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根基。

(作者系中共辽中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