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探寻全球性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不断彰显。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方法,其解放理论体系则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本质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法国学者让·依波利特认为,把人的解放看作人在历史过程中为了反对人的本质的任何异化而积极进行斗争,就能更好地解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解马克思主要著作《资本论》的理论结构。为此,美国学者杜娜叶夫斯卡娅则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解放理论,否则它什么也不是”。
在学科分类上,马克思主义通常被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事实上,这三个组成部分是从不同层面对“人的解放”的理论追求和价值承诺,构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旨在变革“本质颠倒”的人的现代性存在方式,把人从“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进而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突显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其目的是要为无产阶级建立新社会、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提供理论依据;“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最终归宿,它以对“现实的个人”的关注为逻辑起点,追求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解放”贯穿于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宗旨。
充分认识“人的解放”为马克思理论的宗旨,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而突显了以变革现实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能。但是,对“人的解放”不可仅仅作解放人自身这一狭义的理解,更不能据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强调发展生产力、征服自然,进而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反生态的思想家。从马克思对人类解放及其最终实现条件的分析来看,尊重、保护自然是他基本的、一贯的立场,这其中还蕴含着“自然解放”的重要价值追求。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实际上包含“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这两个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重要维度。只有承认这一点,才真正把握了“人的解放”的丰富内涵,从根本上规避绿色左派对所谓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误读,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与“解放”理论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