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将治理权力让渡给社会
我们讲社会管理的时候,说的是政府管控社会。我们讲社会治理的时候,希望政府要做何角色呢?
“政府要把社会交给社会,发挥社会主体性。政府要做的事是制定规则、保障底线、保证规则有效的执行,而且还要给社会腾出空间。”王名说,在转型过程中,政府仍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培育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让社会力量自己生长起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强调,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就要“化零为整”,充分重视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社区委员、社区群众组织的作用。他建议,在绩效考评中,要引入公民评价,把民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管理和服务各组织部门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
社会治理既要追求精细化,也要追求人文关怀。专家们强调,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不能仅局限于以追求效率为目的流程再造、结构优化等刚性要素,还需包涵人文关怀以及对更好、更精致生活状态的倡导等柔性特征,是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的结合。
“看看滴滴、快车、专车的服务,根本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很精细、很到位。”《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鲍静认为,在现有体制中,精细化能否有效实现,一是政府要舍得做权力的减法,把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让给市场与社会去做;二是要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
“国家与社会不是对抗的关系,关键是要实现全民共建、共享,这就要求政府须舍得将治理权力与空间让渡给社会和公众。”专家们这样指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