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旨归(2)

城镇化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旨归(2)

同样需要正视的,还有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不足问题。之所以动力不足,问题很大程度出在了“人”身上。毕竟,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需要当地政府提供就业、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而这也意味着财力、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一些地方对于这些需要自己“出血”的项目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不少农民对于进城也存在较多顾虑,或是忧心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不完备,或是不愿意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等资源。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把“人”的问题解决好,无疑将是决定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关键一环。

城镇化本身更应是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全面转变。这项任务千头万绪,最为基础的工作便是抓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深刻认识到,这种一体化不仅在城乡之间,也在城市内部,要避免在城市里滋生出新的二元结构。同样的,这种一体化也不是要消灭农村、繁荣城市,而是要让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我们当前强调中小城镇建设,就是要在城乡之间搭建起可以互相交流的桥梁,让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流通与合作成为可能。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旨归,以实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乡经济日益融合、城乡社会日益渗透为目标,这才是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曾有记者在田间采访一位老人,问道:“你们现在缺什么?”老人回答:“现在农村缺年轻人”。看似无心之言,其实反映了目前农村发展面临的大问题。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城寻梦,农村青壮人口流失、农业产业发展后继乏人、农村文化衰落凋敝的现实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创造条件让更多年轻人重返乡村,引导和鼓励他们为美丽乡村建设奋斗,也已成为现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更多年轻人抱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精神回归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才能可期。

“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我们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者已经认识到,通过教育让农民的观念、知识、能力和思维都适应现代化,才是乡村建设的必要重点。今天我们推动城镇化发展,也应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顺应规律和形势,推动“人”的城镇化,推动中国人整体生活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