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红包被退回 体现浓浓人情味(2)

万元红包被退回 体现浓浓人情味(2)

防发错万元微信红包尴尬,需要运营方兜底

遇到这样的乌龙事件确实很尴尬,本想活跃一下节日气氛,在同学微信群里发红包,不料何先生由于酒喝多了,醉眼朦胧,错将500元打成了5000元,连续三次发了1.5万元的红包。

这样的事情当事人明知错了,也只能后悔莫及。本来很高兴的微信发红包,却搞得何先生闷闷不乐。好在有心的李女士发现了这一问题,群里的其他同学也很善解人意。在得知何先生是在喝多酒的情况所为,纷纷退回了红包。

红包虽然是退回了,但对双方来讲都是很难堪的事。因为国人都很爱讲面子,发红包对何先生来讲,是为了在同学面前争面子和活跃微信群里的气氛,而现在同学们都把红包退回来了,看似挽回了发错红包的损失,但让何先生在同学面前却很“丢分”。同时也让抢红包的同学觉得十分尴尬。

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微信运营方要主动作为,不能把醉酒发错红包的责任全都归咎于发红包者。因为在喝多酒的情况下,发红包者很难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即使在清醒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输错数字的事。比如说,偶尔的手抖或者眼花等。

从技术角度讲,微信运营方具有防止出现此类问题的条件,比如,把单个红包上限设为200元,单个群红包上限为2万元或者更少一点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有效防止发红包者因粗心大意犯错的问题。唯其如此,既是兜底之举,也是治本之策。

万元微信红包 拷问支付责权

微信红包如今已成为一种新年俗。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本质上都是一种游戏,重要的是自身的参与。事实上,大家争相去抢的,不只是钱,更是喜气、福气与运气。

何先生因失误所发的1.5万元红包虽已基本退回,但“酒后红包”实际上发出了两个警示。第一,发红包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行为,不可反悔,因此发红包前一定要头脑清醒,选择适当的金额。第二,为防止发红包者的误操作,微信红包支付系统应对大额红包制定更复杂的操作和确认流程。

根据现有微信红包使用方法,单个红包上限为200元,单个群红包上限为2万元。发放大额微信红包,必然意味着需要绑定银行卡,如此看来,如果银行卡内资金充足,是有可能发生过万“大红包”的情况的。

便利与安全是网络支付的双刃剑,普通使用者保障自身财产起见,不应过度追求支付的便捷性,而忽略了资金安全。在每次支付之前,应谨慎确认金额,避免出现因个人疏忽导致的错误交易行为。

作为支付平台,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方法和措施,在技术上把好关。例如为不同的个人或者群,提供自由设置支付上限的功能,真正筑起手机安全支付的屏障。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