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2)

革命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2)

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革命优良传统强调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必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对于一个社会特别是一个政党来说,理想是方向,是力量,是凝聚力。这一点不能缺失,更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全人类最美好、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激发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动力,作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信念和道德品质。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党员从几十人发展壮大到8700多万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瞩目成就、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与激励。邓小平同志曾鲜明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真正优势”,指出了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没有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是不行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多元利益主体的经济格局和多元价值诉求的文化生态凸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种风险”,存在“四个考验”。抗不住风险,经受不住考验,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确有少数党员和干部出现了理想动摇、精神空虚、甚至迷失前进方向和动力的颓废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大有滋生蔓延之势。时代急剧的嬗变,诞生于血与火年代的、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有无必要坚守?如何才能坚守?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回答则是坚定而明确的。

鉴于世情国情党情出现的新变化,在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是造就有理想、有信仰的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一系列论述,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定坚守理想和信仰,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精神上的“钙”,是“精神支柱”,是“总开关”,要把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辩证地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因此,在经济转型、社会嬗变加快的今天,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文化生态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愈加紧迫和重要。用行动传承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培养一大批“四铁”干部,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根本保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