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假条”走红不应该成为当今的时尚
元宵节请假带爷爷回到25岁走红,在当今社会实事求是地来讲不值得提倡,更不值得效仿,尽管在这一事件中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充满了孝道在其中,但是这样的事件还是不出现为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带领爷爷外出,是孙子应该做的,孙子带爷爷出去不能只在元宵节这一天做文章,在平时的工作中,孙子一直没有假期带爷爷出去的机会吗?非得要在元宵节这一天体现做孙子的孝道亲情吗?如果是好孙子,真正孝敬爷爷,不带爷爷出去,照样也可以让爷爷回到25岁,在平时多陪陪老人,多与老人交流,老人即使在元宵节这一天不出去,照样也会有25岁的感觉。
还有在这一事件中,领导准假了,不知道领导是不是被这年轻人的孝心行为感动了,因此准假了,领导准假说明领导有人情味,但是在这一事件中,如果其他人也向领导请假,也找出各种理由来去过元宵节,领导因为年轻人的理由有爱心可以请假,而其他人理由不充分就不准假吗?再者就是这一张纸条是请几天假呢?外界人是不知道的,也许只有当事人和领导知道是多少天,如果单位有同事与他相比也去休假,如果是政府单位,纪委来查岗,领导拿出一堆请假条给纪委吗?这样的事件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到时候领导做如何解释呢?纪委会对这样打感情牌的假条感兴趣吗?
年轻人有孝心是好事,但孝心体现在哪里呢?不是非要在元宵节这一天陪老人转转寻找年轻时的感觉,其实这事完全可以做在平时,将孝敬老人的责任放在心上,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体现年轻人的责任来,也许更能够给时代带来更多的感动。还有就是节假期初上班,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如果出现这样的事件,百姓来办事了,工作停摆了,这百姓办事岂不是白跑路了。因此针对相关事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必效仿,写什么任性假条感动领导来赚取广大网民的眼球,况且在这一事件中也许会暗藏着什么营销行为,如果在这一事件中刻意关注,对于百姓来讲能够得到什么呢?
让真正的孝和责任及文明体现出来,一张假条根本说明不了什么的,想看时代赞歌,还需要时间去考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