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获奖励,实乃众望所归(3)

华阴老腔获奖励,实乃众望所归(3)

【启示与思考】

央视猴年春晚上,谭维维与“华阴老腔”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节目,让观众印象深刻。该节目也一度从西安分会场,临时安排到了北京主会场。华阴老腔是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番登上春晚舞台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

非遗能延续至今,毕竟有着存在的合理性。于年轻人,尽管追求时尚,但是也并不排斥传统。也因此,登上春晚的“华阴老腔”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老少咸宜”。当然,历经时移世易,尤其是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以及城市化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非遗大多已经濒临绝境。但非遗与现代生活脱节,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比如现在的年轻人,与其说是他们不喜欢非遗,不如说是非遗没有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无疑,传承性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没有传承,也就没有保护。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守护精神家园”。显然,这应是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而政府其实也大有可为。比如对非遗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非遗的演出,或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由政府出资组织公益性演出。对非遗的传人,保证一定的生活福利享受,让他们首先无生存之忧。而于培养接班人,除了本人的热爱,更需要保证相应的待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传统文化更是根本中的根本。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承更需要创新。创新就像是传统文化的一双翅膀,只要有了这双翅膀,它才能飞的更高更远。传统文化的这座宝库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要拿好创新这把钥匙,去开启宝库的大门,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出闪耀世界的光芒。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